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全国13个城市试办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密集的小经济区,其中就包括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武汉市政府成立“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规划和筹建日后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6月7日,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
经国务院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月14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验收。11月4日,该公司通过国际权威质量体系评审组织的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黄德修向武汉市科委递交了《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作出决策:“中国光谷”这面大旗,武汉志在必夺!
华工科技成立,随即成为业界翘楚。
3月,许其贞等13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1331号提案,建议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
5月,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联名签字,请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
6月3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对“1331号提案”作出答复:支持以国家级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建设集研究开发、产品生产、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2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
7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至此,“武汉·中国光谷”开始着手建设。
9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提出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由于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全球光电子产业进入了大调整时期,世界主要光通信设备厂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这对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中国光谷来说影响巨大。这一年,光谷被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光谷创业街一期7栋单体写字楼竣工,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入驻企业逾200家,成为光谷科技企业最密集的区域。
10月,科技部公布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中国光谷是6个试点园区之一。
中国光谷企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4月,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基地、区域和城市科技创新的辐射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
6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江夏区豹澥镇划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7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8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筹备工作组成立。
9月4日,武汉·中国光谷金融港奠基仪式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项目现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武汉打造立足中部、面向全国、服务全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9月,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并通过《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10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获湖北省委编委批准。
11月,武汉举行国家生物产业(九峰创新)基地开工典礼;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授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面积扩大至221平方公里。
2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台实施“3551人才计划”。
8月,光谷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工奠基。
10月28日,武汉未来科技城在光谷东部奠基开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四次扩容,总面积达518平方公里。
6月10日,左岭新城奠基暨富士康配套产业园开工仪式举行,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头号目标是富士康配套项目企业集群。
6月27日,中华科技产业园挂牌,拟将其打造成全球华人华侨投资、创新、创业、生活聚集区。
8月29日,光谷成为湖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
11月2日,第八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在光谷隆重开幕。
11月20日,光谷生物会同卫生部及新生源集团合作组建的国际临床医学基地落户光谷生物城。
12月5日,武汉·中国光谷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成立。
12月27日,精伦电子联手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发生产的全国首款三模机顶盒在光谷面世。
1月16日,韩国游戏开发者协会牵手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企业。
武汉发布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其中规定成果转化收益七成归研发团队。这一年,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2月,中国光谷牵手美国硅谷正式签署美国硅谷、中国光谷合作战略协议。
10月30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布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
4月22日,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在光谷问世。
5月21日,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6月29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强调,“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11月20日,科技部通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新区第三,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二。
9月19—27日,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成功举行。
12月22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继出台“创业十条”“互联网+十条”“创新创业创造十条”等一系列全国引领性政策措施。
3月1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施行。
5月23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
12月11—12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光谷推行企业群众办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做法表示肯定。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强调,“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
6月19日,《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发布,系全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面向2035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
7月20日,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成立,总部设在光谷。
10月1日,地铁11号线东段一期开通试运营,成为贯穿光谷东西的首条地铁。
2月19日,地铁2号线南延线试运营,光谷和武汉主城区一线连通;同年,光谷大道高架、光谷广场综合体通道等多项目竣工通车,光谷交通格局迎来蝶变。
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汉举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承担网球、女子高尔夫、军事五项、体操、摔跤、300米射击等多个项目。
4月13日,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在光谷发布。
7月,《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总体发展规划》发布,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段建设。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湖北东湖科学城启动建设。
6月10日,湖北东湖科学城集中开工。
12月,高新大道全线通车,光谷生态大走廊基本建成,“黄金十字轴”城市主框架逐步形成。
1月15日,光谷举行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攻坚誓师大会。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光谷企业、社区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9月,锐科激光发布国内首台12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HP系列2万瓦激光器。
10月2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光谷召开,来自全国半导体行业的350余家头部企业代表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11月,小米、金山武汉园区建设冲刺,打造万人研发中心。
12月,阿里云与光谷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12月,烽火通信打造武汉首个双5G智慧工厂。
特别鸣谢: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网、湖北日报、长江云等媒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