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也称中国光谷)正式成立,2001年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获批,中国光谷的形象称号由此产生。进入新时代,中国光谷不断聚“光”成“链”、集“链”成“群”,实现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为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

中国光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自创立以来,中国光谷坚持不懈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全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787亿元,助推武汉改变了原有产业格局,实现了“钢之城-车之城-光之城、芯之城”的发展蝶变。中国光谷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形成覆盖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条,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中国光谷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光谷集中布局了7家省级实验室、9大科学装置、9个创新中心、7个重点板块构成的“7997”平台项目,加快形成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实力雄厚。2021年,全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8.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国外专利共1385件,占全市的88%,诞生了一系列“全国第一、国内首创”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中国光谷主导或参与创制了80项国际标准、500多项国家标准,发明专利授权量近年来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涌现出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我国首个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的光纤激光器、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和产品空白。近年来,中国光谷科技型企业加快集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30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95家,中国信科、华工科技、高德红外、长飞光纤等一批企业成长为行业技术领军企业。

中国光谷突破性集群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导,新经济、新消费两大新兴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明显,光通信、激光、存储芯片等部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已达到世界前列,成为代表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的知名品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位列全国三大激光设备生产基地之一。统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编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动方案》《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政策》,打造以企业为主体、跨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已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挂牌成立,推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三期扩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两基地一中心”、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1900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武汉顶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分别超95亿个、104亿次,“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武汉)在全国率先上线。编委会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访、调研了光电子领域华工科技、烽火科技等代表性企业,深入了解中国光谷光电产业集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