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再来光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停下脚步细细观看。
在听到一部手机的制作过程中,70%的环节都用到了激光工艺,华工科技已为全球一线品牌手机提供近20000套设备时,习近平总书记特意走向前,弓下腰,仔细查看。
在看到仅两指宽的金属片上,也能用激光切割出一座黄鹤楼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驻足,特意将切割件拿起来端详。
在进入汽车激光车身焊接展区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驻足。这项技术打破了近40年的国外垄断,在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当时,为他们颁奖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
在车间大楼前,习近平总书记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有不少短板,一些产业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进一步发展必须靠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党中央十分关心科技人才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牢记嘱托,再续荆彩。
如今,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正瞄准“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
在光谷,5座大科学装置加速鼎立,5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5大国家级创新中心落地建设。
在光谷,一代又一代有学识、有梦想的追光者涌现,已汇聚4名诺贝尔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每年超20万科技人员在光谷创新创业。
作为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体区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谷正面向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加速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这里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为光谷和全国的科技创新擘画蓝图、指明方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交出了更加亮丽的创新答卷。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鲲龙”遨游……新时代十年,中国科技创新勇立潮头,这些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背后都离不开光电子的鼎力支持。
中国光电子,武汉独树一帜。这里的“中国光谷”诞生过我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光电传输系统……
“光谷”的发展,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期许。十年间,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在不同发展阶段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