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鲲龙”遨游……新时代十年,中国科技创新勇立潮头,这些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背后都离不开光电子的鼎力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诞生过我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光电传输系统,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为光谷和全国的科技创新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2013年7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来光谷考察。他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光谷,勉励大家,“科技创新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围绕科技创新,50多所高校、百余个科研机构和数以千计的科创企业向光谷云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一大批面向全球的“光谷原创”接连涌现。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光谷,这一次,他对科技创新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立足光谷,突破“卡脖子”技术,掌握科技命脉。朝着更大容量的目标,科研人员正在研制全球领先的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向着更广领域的应用,“光谷人”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将特种光纤推向航天、海洋和医疗领域。面向更广袤的太空,“光谷人”努力让中国卫星看得更远、测得更准。新的征程上,瞄准科技自立自强,科研路上的“追光者”们正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用实际行动交出更加亮丽的创新答卷。
在如今的武汉区域和产业版图上,光谷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光谷将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立足国家需要、光谷所能、未来所向,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大力抢抓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突破性发展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国光谷,以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为引领,持续强化中心枢纽、创新策源、发展引擎、综合承载四大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
特别鸣谢: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网、湖北日报、长江云等媒体单位。